《科技日报》关注郑州研究院铝电解槽用长寿命打壳锤头技术
来源: 中国铝业报时间: 2025-08-27作者: 邱建华 刘起
本网讯 8月19日,《科技日报》对郑州研究院研发的“铝电解槽用长寿命打壳锤头技术和应用”技术进行了全面报道。该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铝电解用耐磨耐腐蚀材料和涂覆工艺,较大延长了锤头的使用寿命,大大降低了电解工更换打壳锤头的劳动强度,为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效益。
在电解铝生产中,打壳锤头作为铝电解打壳和下料系统的关键部件,用于周期性打开电解质结壳,以便添加氧化铝。目前,全国电解铝企业在役打壳锤头多达52.8万套。国内一般打壳锤头的使用寿命只有6个月左右,国外同类产品寿命在2至3年,且价格成本较高。频繁更换打壳锤头不仅影响电解工艺的稳定性、加重电解工人劳动强度,还会导致锤头磨蚀形成杂质进入电解液劣化原铝质量。
针对这一问题,郑州研究院科研团队通过系统研究合金元素交互作用机理,开发出铝电解用多元耦合耐磨耐蚀材料,创新性地开发出涂层熔覆强基的打壳锤头制备工艺,使涂层与基体形成牢固的冶金级结合。此外,他们还研创了原位自修复钝化膜动态防御耐腐蚀技术,实现了涂层材料长周期防护。通过成套技术协同增效,团队给锤头穿上了“科技外套”,将锤头寿命从6个月延长至4年。该技术获授权专利6项,团队围绕该技术制定和发布标准两项。
截至目前,该技术已在全国18家电解铝企业推广应用,吨铝生产成本降低32.5元。
- 附件: